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乡情>>

两姓一村几百年 和睦乡风代代传

2021-05-27 15:35:50 来源:河北农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我的故乡山东临沂坊坞村位于沭河西岸,不足千人,史称“樊母村”。相传汉朝大将樊哙的母亲在此居住,因此得名。我的故乡曾在明崇祯年间建樊哙庙。如果属实,故乡的历史应超过两千年。村里有两大姓,我们冯氏和诸葛氏。

冯氏老祖元朝时曾避难连云港外的海岛,再次回到樊母村是在明朝初期。冯姓子孙都是冯鹤峻老祖的后人,历经600年的风风雨雨,现在已传到第20代,繁衍成200余人的大家族。诸葛氏的老祖来此安家晚于冯氏老祖,但两姓相处共生也有几百年了。据说诸葛姓氏当时是五兄弟来此打天下,后来子孙繁衍超快。樊母村1863年改名为坊坞村,又根据方位命名了前坊坞(大坊坞)、后坊坞(小坊坞)、西北坊坞、西南坊坞,这四个村现在主要是诸葛的后人,据诸葛族谱,他们的先祖为诸葛亮同祖。

脚踩一片地,共饮一井水,冯氏与诸葛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冯氏家训为“宽厚德隆,耕读传家”。从我记事起,我的大伯就告诉我,我们冯家在清朝时出过秀才,但凤毛麟角,大部分人以种地为生。

和睦相处、睦邻友好是我对故乡深深的印记。从小我就知道我们村有个“二指先生”,在我爹娘的口中,这是我们村最有学问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017年,我专门拜访了这位已经80多岁的“二指先生”,重点询问在他的同辈人中为什么只有他识字。“二指先生”告诉我:他是在他爹57岁的时候降生的,他爹老来得子,对他格外宠爱,同时又寄予厚望。他们家有几十亩地,条件不错,他爹教他识字,很严厉,给他布置的功课完成不好,就要挨板子,而且打得很重很重。他边说边感叹:“表叔,我识这些字是我爹用板子打出来的啊!”

我接着就问他一个问题,你爹又是谁教的呢?“二指先生”激动地说:“我爹就是你们冯家的老秀才(我的老爷爷冯大兴)教的啊!我爹临死的时候对我说:‘咱们爷俩识的字都是老冯家教出来的,今后老冯家的爷们找你帮忙,不能收一分钱啊!”

故乡有一对父子烈士,这对父子1947年牺牲在还乡团的枪下。2017年我在采访时,找到了我本门一个已92岁的大哥,当时他是村里的民兵,而牺牲的姓诸葛的老村长在被枪杀之前曾经与他一起躲在村东头。他说:“他是真为老百姓好啊!特别是对我们冯家这些穷人好。这爷俩是我们姓冯的给安葬的。”

这就是我的故乡,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的母亲晚年独自生活在故乡的老宅里,每当周末我回老家时,总能碰到左邻右舍在陪娘聊天,这些陪娘解闷的乡亲有姓冯的后人,更多的是诸葛氏的媳妇。娘多次对我说过:“乡里乡亲都是一家人啊!我活了80多岁,从没分出这个姓那个姓。我当接生员的时候,咱们村有一二百人都是我接生的,有姓冯的,更多的是姓诸葛的。现在我老了,平时给我送吃送喝送点稀罕东西的,两姓都有,永远不要分出内外来,都是一家人啊!”

故乡的父老乡亲,是淳朴善良的。我记事的时候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家的左邻右舍绝大多数是冯家的子孙,住的宅子差不多都是黄土院墙的两间或三间草屋,院子里都有一盘石磨、一个草棚锅屋,院墙低矮,院内有散养的土鸡,门口有看家的黄狗;平时吃的是地瓜干煎饼,喝的是地瓜糊糊。

那时是人民公社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早上天不明就会听到当爹娘的喊孩子起床推磨的声音,配上大公鸡的打鸣声、老黄狗的汪汪声、孩子的哭声、偶尔的吵架声、喊骂声,天还没亮,已经是一片嘈杂;此后黑夜彻底褪去,太阳从东方露出一点点笑容,于是生产队长敲响了老槐树上的铁钟,召集社员下地。那时的生产队长是我本门的大叔,他站在大槐树下,敲一遍铁钟,然后从腰间摸出旱烟袋开始吸烟,一般要连敲三遍,社员们才汇集到大槐树周围,听我大叔给大家分配一天的活计。

我读长篇小说《创业史》和《平凡的世界》,颇有同感。我的父辈在新中国成立前多数都给地主当过长工,新中国成立后当家做主人了,没有很奢侈的愿望,如果能把草房换成瓦房,顿顿见到荤腥,平时家里来个客想吃水饺包水饺想吃馍馍蒸馍馍,身体不适有个小病小灾的时候,弄上几个荷包蛋,最好还能加上红糖,泡上油条,这样的生活就赛神仙了。

我印象中一年最热闹的日子除了春节就是夏收和秋收秋种的两个时点。艰难地熬过了春天余粮不足的日子,看着地里金黄金黄的麦穗,人心躁动。为了搞好夏收,铁匠担子提前半个月就在村中落下了。老铁匠生火点炉子,铁锤火剪摆出来,然后加上抑扬顿挫充满乐感的吆喝声,先是我们这些孩子们围上来了,拥拥挤挤嘁嘁喳喳,一会儿就是家里的大人们拿着镰刀来了。铁匠铺安下了摊子,离麦收的日子就越来越近了。

每到夏收和三秋大忙的时候,总是我们家家户户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

记忆中每到夏收和三秋大忙的日子里,为了让在地里收种的人们吃好喝好,生产队都要集中管上几天的饭。在后面提供后勤保障的婶子大娘比给自己家做饭还用心,蒸白面馍馍的把面揉了一遍又一遍,蒸白米干饭的一遍遍地淘洗,用心挑得不存一粒沙子,熬出的一大锅五花肉白菜粉皮香气扑鼻,让这些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亲人们吃得饱吃得好。

故乡的父老乡亲总是怀着善良的愿望,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如今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我更加想念那虽然贫穷但亲情浓浓的故乡。(冯连伟)

来源:河北农网
责任编辑:张晓华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