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乡情>>

驴快死光了,爷爷咋还笑得出来?

2020-11-13 15:00:02 来源:河北农民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记忆里最清晰的,是爷爷笑眯眯的神情。爷爷总喜欢坐在窗前的土阶上看夕阳,看见我们跑来,就笑眯眯地捋捋胡须,呵呵地笑了。

在乡邻眼中,爷爷是一位公正的长者,在儿孙眼中,爷爷是一位威严的长辈。爷爷赢得尊重,在于他的不怒不争和据理力争。据理力争,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坚毅。爷爷是个老党员,农业社时是方圆几个行政村的支书,还在乡里工作过,可最终因为家庭极度贫苦,被迫辞职回家务农。遇到事关社员利益的事情,他毫不退让,哪怕是一毫一厘,都要主持公道。在乡亲们起争执时,爷爷总要彻底弄清事实,摆事实,讲道理,情就是情,理就是理,帮理不帮亲。有时还因为太较真儿,惹恼了别人,不过坚持的结果是泼皮耍滑的事情越来越少了,诚信相处的氛围更浓了,乃至到了晚年,十里八乡有什么定不下的,还邀请爷爷去说事。不怒不争,是在家长里短、邻里琐事面前的马马虎虎。何必因为一些小事闹矛盾?自己吃点亏又何妨?吃亏换来的是长久的和睦。不过也难免会遇到这样的人,老爱揣着点儿小事愤愤不平,你跟他讲道理,他只管和你争得失,你让着他,他还要和你耍赖皮。爷爷还是不温不火,再让三分。他说,争气不要争在气头上,争在久长里,时间长了,气也就慢慢和了,隔阂也就消了——不要小心眼,不要怕吃亏,善于吃亏的人走得更稳更长远。

有时我疑惑,经过无数艰难困苦的爷爷为何还笑得出来?1964年秋,太爷给爷爷和他的兄弟分了家,爷爷主动要求把不多的粮食悉数分给了兄弟,自己只留下当年冬天的口粮和来年耕种的种子。却不想屋漏偏逢连夜雨,1965年大旱,作物几乎绝收,最大的收成是几十公斤洋芋,还不能吃掉,得小心藏起来,作为来年的种子。这对于毫无积蓄还要养育四五个孩子的家庭来说,简直是绝境。为了让家人捱过那个艰难的冬天,爷爷裹起他的羊皮袄走上了借贷钱粮的道路。爷爷历经月余,走亲访友,受尽白眼,最终借得稻草两牛车、高粱麸子三担、玉米一口袋。据父辈们讲述,他们那时的主食总是野菜和糠窝窝头,到了春荒时,甚至把风干的榆树皮磨了,兑着松散的高粱壳儿蒸来吃。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爷爷始终是家里的支柱,他知道,无论如何,自己不能倒,否则,家就垮了。那时,一家人除了为每天的口粮发愁外,就是不分昼夜地劳作,爷爷的坚韧勤恳传给了儿孙们,最终换来了生活的好转。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世纪70年代初,又是一轮干旱少雨的日子。迫于生计,爷爷远走他乡,到外地养驴。可是偏偏遇上瘟疫,驴子大量死去,从几十头锐减到了几头,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爷爷怀着悲恸的心情,几天几夜粒米未进,返回家乡。他没有太多抱怨和不满,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回首往事,爷爷慈祥的面庞总能让我生起一团暖意,牵动的总是那份源于土生土长的乡土气息和知足常乐的静谧。冯天源


来源:河北农民报
责任编辑:陈小朝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