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乡情>>

捡废铜“发了财” 吃喝玩乐真自在

2020-10-22 16:08:13 来源:河北农民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在那个物质匮乏、收入微薄的岁月,又有几家父母会给孩子零花钱呢?但是,1975年前后,在我们这个工业小城,上小学的我,口袋里是不缺零花钱的。

那个时候,大人给孩子的压岁钱,很少有超过一元的。而诱惑孩子的东西还是有的,比如一分钱一根的甘蔗、三分钱一块的油饼,还有菱角、毛粟、柿子等等,每每路过这些小吃摊点,我常常被馋得流口水。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诸如此类的零食,只有等大人领工资那天,孩子才有可能享受一次。

从上小学的那一天起,就发现了一个秘密:和我一道上学、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口袋里经常揣着毛粟、水果糖,一度令我十分纳闷:难道他们的爸爸妈妈都是做大买卖的?

大约三年级的时候,通过大孩子的传授,我终于和他们一样,寻觅到了一条“生财之道”,就是“拾破烂”。这叫法太难听了,我们那时叫“捡铜”。当然,“捡铜”只是一种叫法,实际上是什么都捡。废塑料、破胶鞋、纸壳子,只要回收站收的,都捡。限于力气,我们主要是捡废金属,什么废铝、废铁、废铅,等等;又因为小城产铜,铜矿很多,最容易捡到废铜,废铜是最值钱的。我上学经过两个铜矿,为了提高“捡铜”效率,我喜欢曲里拐弯地低头走路,因此,上学经常迟到。

当时废黄铜是两块钱一斤,废紫铜是两块五一斤。那时,捡铜的孩子很多(也有不少大人),想捡到废铜块儿是很不容易的。自然有人偷铜,但偷来的新铜或是铜零件,回收站是不敢收的,常常连人带铜都进了公安局。还是“捡铜”平安无事。谨小慎微的我,能捡到的多半是铜丝。裸铜丝并不多见,我便烧去包在外面的胶皮,再像绕毛线般地绕成团子。积少成多,当掂量着铜丝团子超过一两时,便乐呵呵地去回收站,卖得几毛钱。再到卖甘庶、卖柿子的小摊贩跟前,我可就成了“富翁”了,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真得感谢“捡铜”得来的几毛钱,它不仅使我在那条卖吃的小街上昂首挺胸,“山珍海味”吃个够,还解决了我的精神食粮问题,我可以财大气粗地一次租几本小人书看;我还可以去过过电影的瘾,《卖花姑娘》《平原游击队》我当时能在电影院连看两三遍。那是怎样的精神享受啊!   霍寿喜


来源:河北农民报
责任编辑:陈小朝
下一篇: 晒 秋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