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要闻>>

保定: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2024-02-04 15:31:19 来源:河北农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燕赵农村报·河北农网讯(张宝程 通讯员 姚琳)保定市作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中部核心功能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力量。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保定市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谋划、精准对接、全面统筹,扎实推进“七个一体化”,努力在京津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走在前列,产业、交通、生态三个重点领域实现了率先突破,成效显著。

聚焦承接转移,产业协作成果丰硕。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大关,由2014年的2757.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012.2亿元,增长1.45倍;进出口总额714.1亿元、增长61.2%,增速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全省第二;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9年全省第一,跻身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产业链“绘图”、链长制“定责”、制造业“聚焦”、链主企业“引领”,全力推动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增长的强大引擎。三次产业构成由2014年的12.64:51.93:35.43变化为2022年的11.98:35.86:52.16,第三产业提高16.73个百分点。产业集群持续培育。重点推动“7+18+N”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形成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空天装备及以纺织、箱包为主的轻工业等4个千亿级以上产值的制造业集群和2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速融入“五群六链五廊”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其中,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京津冀区域唯一地市级产业集群,集群产值达1470亿元、增长17.6%。与北京、天津一起获批氢燃料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2021年8月,长城汽车自主研发动力系统的百辆级氢能重卡在“容易线”正式投运,规模、里程全球第一;2024年1月,全国首个百台级氢能环服项目正式启动。经济廊道加快打通。聚焦产业协同,重点打通京保石电力及新能源装备产业廊道、京雄保石生命健康廊道、京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廊道、京保雄空天信息空天装备产业廊道、房保忻太绿色能源经济廊道等一批连通京津的经济廊道。2023年12月,房山、保定、忻州、太原四地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8家企业达成采购意向,加快构建连通北京的绿色能源经济廊道。京津项目持续招引落地。截至目前,全市吸引京津产业转移项目416个,总投资2705.62亿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河北首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河北京车智造基地、河北同光半导体、中船集团海洋装备产业园、国际医疗基地、央媒涿州媒体新城、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等十大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工程项目在保定市落地。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作为亚洲最大的自然博物馆,2024年1月正式开馆运营;高碑店市依托河北首衡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加速构建面向首都的“净菜工厂”“中央厨房”,打造中国北方预制菜产业第一城;国内首列氢燃料混合动力铰接轻轨车,在河北满城京车智能制造基地下线。

共建共创共享,协同创新扎实推进。创新研发投入强度居全省前列。2022年R&D经费投入强度3.48%,超过全国(2.45%)、全省(2.00%)平均水平,居全省第1位。2014年到2022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1.51%提高到3.48%,增长幅度为98.85%,为京津冀13地市增幅最多的城市。成功入选中国科协“2023-2025年度创新驱动示范市”,是全省唯一。创新资源产出硕果累累。探索以签署“委托服务协议”的方式,率先开展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试点工作。近年来,共发布7批次199个榜单,成功揭榜75个榜单,其中38个揭榜项目来自京津,吸收京津优势智力资源明显。2021年至2023年,共吸纳京津技术成果交易136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19.4亿元。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5年的6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4.23亿元,增长9倍;技术合同成交总额378.3亿元,增速40.8%,连续6年全省领先。全省唯一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农大涿州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投运;涿州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的“国家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通过科技部论证;同光半导体公司“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的制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创新主体蓬勃发展。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44家,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市规上工业6.2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7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89家,居全省前列。建立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院士工作站、12家院士合作重点单位,437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其中省级155个,居全省第2位,创新成为保定最具引领力的发展动能。

强化联防联控,生态应急建设取得实效。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与京津合作开展大气污染、水污染等联防联控,推进环境联合执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筑牢生态环境保障。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增绿,空气综合质量指数4.74,同比下降1.46%。PM2.5年均浓度由2014年的129微克/立方米降至2022年的43微克/立方米,下降了67%;域内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的比重为67%,比2014年(22%)提升45个百分点。空气达标天数从84天增加到249天,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被授予“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在全市启动“一核三带八廊十片林、五库九河十湿地”生态体系建设,2023年植树造林22.2万亩,种植文冠果6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完成186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8.8%;地下水国考点位保持稳定。全力推进低碳发展。自2015年起举全市之力推进清洁取暖,实现了平原地区散煤“归零”,2017年成为省内第一个“无钢市”。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是全省唯一一个试点城市;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保津氢能高速示范线成为京津冀“氢能场景”示范标杆。会同京津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会同房山区共同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与房山区水利、林业部门共同签订了《跨界河长联防联控联治工作协议》《2023-2024年度森林草原防火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着力提升环京地区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能力,持续推进京冀绿色屏障建设。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领域协作亮点纷呈。交通领域。十年来,保定市积极推进交通互联互通,打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化、全覆盖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推动京津雄保“一小时交通圈”和京保“半小时通勤圈”建设。轨道交通网络持续完善,全面提速、接轨京津雄,保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实现了天津到保定通勤铁路从无到有的突破;京雄城际铁路通车,雄忻高铁开工建设,京保、津保城际铁路和京涿城际通勤高铁开通,保定东至北京西通勤列车2022年通车,京津冀旅游环线列车西线游“北京-涞源”方向旅游列车2023年开通,京雄保城际(R1线)等项目有序推进,“米字型”区域综合铁路枢纽规划设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公路网络布局不断优化,全力构建“五纵五横四联两环”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新建高速公路405公里,荣乌高速、京雄高速等项目相继建成通车,国省干线多处对接京津的交通“大动脉”和“毛细血管”的“梗阻”已打通,实现县县通高速,保定至北京已形成京昆、京港澳、大广、京雄四条路的交通大通道,打通了京津冀运输大通道。医疗领域。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国际医疗基地建设,打造特色专科引领,医产研教数融合发展的“世界一流生命健康之都”。全市医疗机构与京津高水平医疗机构签订了247个合作协议,与京津医疗机构建立了整体托管、合作建院、专科联盟、科室合作、远程协作、科研合作等多种合作关系。与京津合作共建科室361个,加入京津 350个专科联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712项,京津派驻专家1.2万人次,诊疗患者17.7万人次,指导手术1.4万例,与京津开展远程医疗协作3万余例。北京儿童医院托管保定儿童医院以来,在保定落户肿瘤外科、血液肿瘤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肾病二科等4个国家级病区,其中,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干细胞移植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 ,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京津高品质医疗服务。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广安门医院保定医院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在加快建设,预计2024年底完工。文旅康养领域。连续6年举办文旅产业发展大会,推出“百万门票赠京津市民”活动、以“京雄邻里和美保定”为主题的“四色”精品旅游线路推介会等,发布了“京津市民游保定”优惠措施,积极打造京雄保“1号旅游风景道”,提升保定文旅在京津冀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市2023年旅游综合收入1274.92亿元,相比2013年增长299.9%,旅游人次11836.76万人,相比2013年增长97.3%。同时,瞄准北京养老需求,加快推进涿州市、涞水县、易县、莲池区等环京协同养老重点区域发展,全市协同养老项目达到50个。涿州、涞水、阜平等一批“保定小院”成功推出,撬动乡村振兴新支点,持续叫响“康养到京畿、旅居到保定”品牌。教育领域。依托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振兴县域教育保定实验基地的4个市级基地和22个县级基地,深化“1530”工程(一个名校长团队培养5个校长学员、30个教师学员),坚持以点带面提升全市基础教育水平。与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9所高校合作,加速建设环高校创新知识经济圈。举办“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持续深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建设。截至目前,我市与京津已实施教育协作项目294个,94所学校与京津学校建立了协作关系,获得京津优质教育培训约17万人次。

全面对标北京,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突破。对标北京优化营商环境6.0版和江浙等先进地区经验,制定出台36项改革清单;围绕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等五大环境制定,发布创新行动96条,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企业开办事项智能推荐”等8项工作确定为省级试点,“优化企业登记变更”“公安系统一窗通办”已建成并在全省推广。经营主体突破100万户、增长7.2%,平均每天净增200户。推行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免备案,京津冀医保药品和耗材集采实现“应采尽采”,放宽京津迁入企业名称登记条件,目前京津冀50项资质资格实现互认,213项涉企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坚持高质高效,全面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建设。始终把高标准高质量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强与雄安新区交通路网对接,形成与雄安新区交通便捷的网络体系,安大线、容易线建成通车,打通雄安新区的建材通道;省道S524新区至保定公路、原国道G230新区至高阳段(新省道S603)改建工程等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雄忻高铁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高质量推进白洋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作,首批10个子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以“不让一滴污水进入白洋淀”的担当,持续改善白洋淀水生态环境,谋划白洋淀上游流域综合治理和保护省定重点项目共计18项,总投资17.3亿元,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向白洋淀及上游河道实施生态补水21.7亿立方米,5条有水入淀河流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


来源:河北农网
责任编辑:赵宇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