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要闻>>

美丽乡村看河北|曲阳县孙家庄村:在荒山上绘就振兴新画卷

2022-08-24 08:24:19 来源:河北农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农网讯(燕赵农村报 韩冬 韩双志 田军河)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上硕果累累,成片成片的光伏板一眼望不到边,三五成群的牛儿在养殖场内悠闲地漫步,箱包加工厂内的各道工序上村民们正在忙碌着……2012年上任的党支部书记孙文龙,十年间亲历了保定市曲阳县孝墓镇孙家庄村由过去的穷苦到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生活美、精神美的嬗变。

因地制宜

荒山变成“金山银山”

孙文龙早些年在外经商办企业,从事过运输销售、食品加工等行业,经过多年的打拼,积累了一些家产。2012年3月,在县乡干部的动员下,孙文龙返乡创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又兼任村委会主任。

孙家庄村地处丘陵区,全村420户1370人,耕地面积只有1213亩,而山地面积却有5000余亩。一上任,孙文龙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学栖霞,种苹果”。2013年初,孙家庄村开始行动了,山上没路没电,30多位村民将土一筐一筐地往上背,将水半桶半桶地往上拎,“开膛破肚、拉筋扒骨”整治荒山……辛劳终于有了回报,当年试种100棵苹果树全部成活。2014年冬天又尝试冬栽900多棵果树。2015年开春,试种成功,果树开花。到2018年,全村5000多亩荒山变成花果山。孙文龙此举激活了沉睡的荒山,开辟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孙文龙指着路旁的苹果树给燕赵农村报记者介绍,这些都是当年种下的果树。

“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在荒山上建起西旦沟现代农业园区和庄子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带动本村和周边村民一起增收。”孙文龙说,两个园区共带动贫困户248户,贫困人口600余人,今年产值已达510万元。

林果种植成功后,孙家庄村继续在荒山上做文章。山麓地势平坦处陆续建起4个牛羊养殖场,年均出栏6000头,季节性带动400人就业,年产值达8450万元;在取水设施难以覆盖,但光照充足的山坡上,建起光伏电站,带动就业300人左右,每人年增收8000元;在临近村庄、交通方便的低丘缓坡,建起箱包加工厂,年产箱包20万件,吸收50余名村民就业,每人每月收入4500元左右……“我们根据荒山的不同区块条件,发展相应产业,将每一寸荒山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让曾经只长野草杂树的荒山,变成促进村民增收的金山银山。”孙文龙说。

探索“农业+”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通过荒山的开发利用,孙家庄村逐渐摆脱了贫困,向着小康不断前进。孙文龙认为,这还远远不够,要让孙家庄村变得更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创新“农业+”新模式,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农业+生态”,描绘乡村振兴新底色。孙家庄村坚持绿色发展,立足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定位,在大力发展林果业的同时,对接雄安发展各类有机蔬菜、草莓种植为主的都市型农业100余亩。利用畜禽养殖粪便建设年加工有机肥4万吨的有机肥厂,形成以种植业、养殖业、循环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西旦沟省级农业园区、庄子河市级农业园区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西旦沟、庄子河两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聘请农大专家团队对园区果树栽培、优质品种培育等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并建立河北农业大学新品种培育实验园,引进苹果新品种“富士新2001”20万棵,并为孙家庄村培养种植养殖“土专家”百余人。2018年,被市科协评为“保定市科普小镇”;2019年“西旦沟”苹果荣获京津冀果品大赛金奖,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绿色产品A级产品;2020年“西旦沟”苹果获得有机认定。

“农业+旅游”,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孙家庄村把农业与乡村旅游、乡村休闲等产业深度链接,推进农业园区景区化、农业种植景观化、农业生产体验化、农业产品旅商化、农业设施功能化、农民住宅民宿化、美丽乡村平台化,建成集休闲、采摘、民宿、餐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区。2022年4月,孙家庄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

“农业+电商”,迸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孙家庄村主动联系对接淘宝、抖音、快手、微信等电商平台,并开始尝试直播这一种新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其中房山区阎村镇帮助西旦沟农业园区通过直播网上认领苹果树500棵。同时,村集体开展电商培训2次,免费为园区、村民提供技术。电商平台不仅为特色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发展空间,也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实际有效的探索路径,迸发了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该村现有省市农业园区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与河北农大合作建有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2个。该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30元。

产业带动

奔向康庄大道

在连绵起伏的荒山之间,漫山遍野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孙文龙说,他们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大力发展多种产业,发展产业脱贫,孙家庄村不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还发展光伏产业和手工业。目前孙家庄村共有两座电站,由国电投资7.2亿元,带动周边村就业近300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带动脱贫户6户,每户增收3000元。

村里还有一个箱包加工厂,是通过平整荒山坡建成的,占地5亩,年产箱包20万件。村里的脱贫户闫卫敬就在这个箱包厂上班,她告诉燕赵农村报记者,18年前,开大货车的丈夫出了车祸永远地离开了她,那年,大儿子13岁,小儿子刚刚6个月。丈夫离世,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度陷入贫困,她只能靠打零工来勉强维持家庭用度。5年前,村里建起了箱包厂,孙文龙书记找到她,让她到厂子里上班,不但能挣钱还能就近照顾孩子。她现在一个月工资4000多元,不但家里摆脱了贫困,还当上了车间“管事儿”的。今年她的小儿子考上了大学,日子一天天地朝着幸福前进。

“箱包厂运行3年多来,就近吸收5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同时带动40户脱贫户入股,每年每户分红600元,加工厂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挣钱养家和接送孩子两不误。”孙文龙说。

2010年以来,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利用京保协作政策,孙家庄村积极争取北京帮扶资金599万元,村内自筹资金100万元,建设了标准果酱加工厂。优质的果品质量为果酱打开了市场销路,虽然还没有投产,却已与北京今时代乳业有限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式加工。果酱厂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落果、裂果、畸形果等非商品果的损失,还能带动解决就业问题,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

3公里的山间柏油路,串联起了种植业、养殖业、光伏发电、果酱厂、箱包厂五大产业,村集体收益实现了从0到49万元的飞跃,孙家庄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已步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我们今后要全面提升产业层级,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对接多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现代园区,打造农业品牌,走出一条科技引领、质量优先、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孙文龙信心满怀地说。


来源:河北农网
责任编辑:毕更新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