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乡村振兴>>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

2022-01-25 15:42:38 来源:中国农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农业科技下乡 助力乡村振兴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纪实

近年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党委积极组织40多位省级科技特派员、涉农专家,通过科研项目示范、农业科技培训、派驻工作队等方式,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倾力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这些涉农专家80%以上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走出一条服务“三农”、服务乡村振兴的“燕山”之路。学院先后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科技兴农先进单位、河北省政府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通过科研项目示范、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科技特派员、涉农专家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为榜样,深入贫困山区传授农业实用技术,不断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落到实处。河北省山区中药材开发利用原首席专家、省级科技特派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药材专家李世教授将自己多年来的科研成果无偿向农民传授。每年有100多天到平泉亚欧果仁有限公司、丰宁县福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多家企业进行技术服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60多场,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教会农民种植黄芩的技术要领,并以“科技明白纸”的形式将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规程发给农户,确保黄芩产量的提高和有效成分的积累。在李世教授的指导下,承德市累计推广种植中药材80万亩,总产量8.46万吨,销售额12.5亿元。他主持制定的“黄芩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结束了河北省黄芩种植长期无技术标准的局面,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振兴。2020年被河北省老科协评为先进个人。 


苦黎芽(兴安升麻)是滦平县深山区一种药食兼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农民一直把采挖野生苦黎芽作为增加收入的一项来源。但多年的掠夺性挖掘,苦黎芽的野生资源逐年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外,因为种子发芽率极低,严重制约了苦黎芽的规模种植。2012年由省级科技特派员杨福林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确定了“承德市山野菜开发与利用”这一研究课题,把滦平县长山峪镇碾子沟村选为科研、推广示范基地,确定共产党员马占山为科技示范户。经过2年的刻苦攻关,把苦黎芽种子的发芽率提升到30%,扩大了种植规模。杨福林教授指导马占山仿野生栽植苦黎芽6亩,1亩地收入1万多元,经济效益是种植玉米的10多倍。每年4月下旬采收的季节,北京、天津等地的客商直接到村收购,不愁销路。马占山说:“自己富不算富,必须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动和帮助一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他将杨福林教授传授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摸索的一套简便易学的山野菜种植技术,传授给其他贫困户,带动本村12户农民种植山野菜脱贫致富,马占山不仅成为依靠科技致富的典型,而且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承德山野菜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成果已在承德滦平、丰宁、隆化、张家口市赤城等县得到推广应用。兴安升麻、龙芽楤木等山野菜从海拔800 米—1200米的深山移栽到近山,在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打开现代农业之窗在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中,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科技特派员、涉农专家从转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思想观念入手,强化他们依靠科技致富的意识,实现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化经营型的转变,由依靠大自然索取向依靠科技在黑土地里淘金的转变。为强化农村基层干部在脱贫奔小康、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学院通过多种途径,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学院与承德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农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培训班和“一村一名大学生”素质工程班、驻村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开办畜牧、农学、园艺函授大专班,提高农村干部学历层次。2016年以来,学院累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学员5000多人次,已有300多人成为农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提高了村干部的领富、带富能力。


毕业于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的刘飞飞,2021年初当选围场县玛琥沟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上任后面对最主要的工作难题,就是如何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他在入户走访、吸纳党员、村民建议的基础上,提出种植中药材、黑木耳,做大传统肉牛、羊、猪养殖业,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为了让村民放心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作物,支部书记刘飞飞及班子成员、党员带头发展黑木耳、中药材,用实际行动引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聘请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中草药专家李世教授、畜禽疫病防治专家周振银教授为村民进行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还把线上线下商家请进村,签订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共产党员乔玉龙率先发展黑木耳10万棒,成立了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他的带动下全村黑木耳种植户发展 3户40万棒,收入10万元。他和村里的三位合伙人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流转600亩土地种植酿酒用山葡萄200亩、中药材五味子200亩、刺五加150亩。通过3年的精心管理,克服晚霜、冰雹等自然灾害,2021年山葡萄进入盛果期,亩纯收入4500多元。


玛琥沟村还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发展,引进国药集团承德有限公司,成立围场中新中药材有限公司,刘飞飞与其他4户村民种植中药材480亩,1亩收入5000元;引进北京客商建立承德犇牛养殖小区,带动4户农民养牛220头,年出栏肉牛130头、产值200多万元;发展养羊2户,存栏500只,户增收50万元;发展养猪10户,存栏1500头,年收入260万元;史东升养殖蜜蜂120箱,年收入10万元。这些产业的兴起,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及邻村农民110人就地就业。形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教师驻村蹲点帮扶、志智双扶鱼渔同授自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主动承担科技兴农、科技扶贫的重任,努力实现志智双扶、鱼渔同授。2017年,杨福林教授到承德县上谷镇西沟营村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他针对村民缺乏农业实用技术的实际,开办“农民科技讲堂”向农民传授农业实用技术。将学院的涉农专家请到农民的田间地头现场授课,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先后举办中草药种植、果树修剪与管理、柴鸡散养等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农民120多人次。“农民科技讲堂”促进了西沟营村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致富产业。西沟营村2017年栽植的10000株板栗树进入结果期;有10户从事蜜蜂养殖,10户养牛100多头,5户养羊140只,1户散养柴鸡1000多只;12户建成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年收入8000元,连续使用20年;驻村工作组积极跑办、配合村干部,为西沟营村建成光伏电站一座,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2021年收入60万元。通过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发展产业增收,西沟营村于2018年高质量脱贫出列。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的科技特派员、涉农专家通过“建立一个示范基地、服务一个经营主体、推广一项先进技术、实施一个科技果、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的措施,为承德山区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土专家”、“田秀才”,有效解决了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激发了农民发展产业致富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作者 孙立民)


来源: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赵克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