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深度>>

青年人才聚乡村,需厚植职业发展土壤

2022-01-06 15:08:31 来源:农民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当前,年轻群体职业多元化特征明显,一些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被称为“斜杠青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中国人口流动性进一步增大,呈现出从村庄、小城镇向大城市流动;从中部、东北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的现象。如何吸引年轻人、新业态聚集到农村农业,是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要有回流的接口机制。农村“空心化”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加快推进。而我国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城镇化发展依然有很大增量空间。随着户籍制度日渐宽松化,年轻人口向大城市流动难以避免,也是正常现象。当前,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人才红利趋势凸显。如何解决好乡村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问题,需要从乡村治理结构、产业政策配套与整合等众多方面,进行突破与创新。在乡村治理结构优化提升方面,要改变本乡本土、自上而下、“两委”管理的旧套路,注重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探索一套可以融合乡贤回乡、能人回流的治理结构。例如,可在乡村设立“振兴智囊团”“兴村顾问团”等,突破基层用人机制框架限制,汇聚一批从农村飞出去的“金凤凰”,让他们直接参与村庄规划设计、重大决策等兴村事务,吸引他们借助工商资本、高校智库等资源,对农村特色资源、村容村貌进行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市场营销等综合性开发,创设出吸引人才、对接人才的氛围和机制。

要有职业的定价空间。农业产业价值低、用工贵也是限制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障碍。某种意义上说,现有乡村产业劳动力价格被外部定价左右,受工业化市场及产业链转移影响,“要素再定价”规律使农业要素中的劳动力、土地等基本生产要素,被其他产业定价。要想让年轻人有效聚合在乡村与乡村产业中,就要在关键领域有所探索和突破。对照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状况,我国农业产业准入门槛较低,造成农业发展的“搭便车”现象,农业面源污染难控、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人才梯队供不应求。为此,应坚持开展“新农人”培育计划,不仅要重视种养技术、市场流通、互联网运用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产业提升与专业化技能的孵化和准入“两个门槛”,对一批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乡土职业进行创新归类,设置人才培育平台和认证准入的制度性门槛。若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结合实际对人才加以科学归类和管理,就有望培育壮大一批新兴职业,如农业合作社财务总监、农业托管服务首席执行官、农村电商运营总监以及农村金融运营经理、美丽村庄规划项目经理等。同时,要对已经在智慧农业行业涌现出的“飞手”“机手”“植保官”等新型职业,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给予规范重塑与身份论证,让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在人才市场中具有流动定价,给“斜杠青年”投向乡村、拥抱市场提供更丰厚的职业土壤。

要有新型的产业依托。乡村产业要振兴,不应仅依托“工业+农业”“三产带一产”等模式,而要在农村一二三产业间,发展出对年轻群体返乡创业有吸引力、链条长、带动面广的新型业态。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每年对三农的投入都在大幅度增长。目前,各级财政资金一般都以切块形式下达,除了完成粮食生产、重要农产品保供等约束性任务以外,其余资金安排都由地方政府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如果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乡村新业态、新模式不能充分发展,就难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才集聚乡村。因此,政策调控要多扶持关注新型农业产业方向,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各地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等,进一步拓宽政策扶持之下的农村新业态,并将之拓展到农业和乡村的多元领域,如面源污染治理、乡村景观设计、农业文化开发、康养服务保障等。唯有如此,农业和乡村的潜在价值才能被市场接纳和衔接,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才能更开阔、更多元。同时,也要跳出农村传统区域来理解新产业。农业新业态不一定、也不宜都建在乡村地区,必须充分发挥城乡两个区域各自产业优势,实现城乡产业融合联动、县乡功能衔接互补。只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了,更多年轻人才回得来、有事做、待得住、能致富,乡村才可能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拓荒之地。

(作者王辉森系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研究员)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郭连伟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