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乡情>>

秋蝉两三声

2021-11-23 14:57:58 来源:河北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写道:“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气栗冽,砭人肌骨。”描绘之妙,震撼心扉。

如果《秋声赋》把秋的情状描绘得凄凄切切,那么,秋蝉孤寂长鸣,断断续续,更把秋的落寞、冷冽推向了高潮。残秋,已经茎枯叶黄,落叶飘零,再经秋蝉凄清一叫,使整个季节更显萧瑟、苍凉。

秋风秋声,可用悚然、骤至与肃杀这些词语来描述,那么,秋蝉断断续续哀叫,应该用苦闷、抑郁与悲凉来形容。叫声像断了流的水,又像失爱的怨妇,不停诉说自己的不幸和哀伤。无奈、消沉、挣扎着,然而,叫声不停。秋蝉哀鸣,或许是其内心有许多难言之隐,抑或是对时光的留恋吧。

传说,秋蝉为宫女所化,长年树上悲鸣,不停诉说自己的不幸,把人也唱得悲悲切切,甚至乱了方寸。

一声虫鸣,从远古飘来,与人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引起人类的共鸣。自古,文人墨客也借咏蝉展现自己清高的品格,托物言志,感叹人生。

李商隐的《蝉》写道:“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两度为官,可惜,仕途不顺,举家清贫。但他仍坚守清高之志,不肯屈就。此间,虽曾向当权者陈情,最终没人理会,最后,连生活都难以为继。于是,借助咏蝉,表达内心的失意与苍凉。

唐代诗人骆宾王,曾两次含冤入狱。深陷囹圄,听到秋蝉的凄凉鸣叫,联想到自身,不免伤感于怀,才有了《在狱咏蝉》这首诗:“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诗人暗喻“我的清白”,能有多少知情达意者呢?“飞难进”“响易沉”,表达了他困惑的内心以及面对现实的满腔悲愤。

显然,唐代诗人虞世南的处世哲学,要机智巧妙得多。

虞世南,曾任弘文馆学士,属于重臣。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为二十四名臣之一。此间,他常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的为政之道,而且直言善谏,有功于世。唐太宗非常欣赏他,并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与书翰。

一天,唐太宗颇具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观海池景色,问大家有无新作。虞世南当即吟出《蝉》这首名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深谙为臣之道,伴君如伴虎,因此,他以不起眼的蝉来自况,机智巧妙,既表达了高洁清远的品行,又避免了“功高盖主”的嫌疑。这种高雅风度可谓气定神闲了。

无论是季节引发人的感慨,或人借助季节表达自我的情愫,秋蝉确实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或伤感悲愤,或寂寞哀伤,秋蝉自然成了人们抒发感情的载体。把秋蝉标为高洁化身的同时,又把秋蝉当作哀伤之物。正如宋代范成大诗言:“断角斜阳触虑愁,长亭搔首晚悠悠。世间最有蝉堪恨,送尽行人送尽秋。”清高与忧伤紧密交织在一起,才具备了咏蝉的深切含义。

不知道为什么,古人一定要把秋蝉与夏荷放在一起作观照。一个“垂緌饮清露”,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清高与高洁成为两种生灵的共同点。但秋蝉似乎只是单纯的稚气,有点书生气。夏荷则要坚韧得多,大气得多,不但出淤泥而不染,与“垂緌饮清露”相比,更带有泥土的清香。

生活中,秋蝉与夏荷的气质,究竟应该怎样取舍,只看个人的参悟了。秋蝉哀鸣也好,夏荷风雅也罢,各有各的味道,为人处事,更应坚守高洁的风骨。(李景朝)

来源:河北日报
责任编辑:李媛
下一篇: 奇特的“吃相”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