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乡情>>

只管一顿午饭 全村脑袋剃遍

2021-09-27 15:23:09 来源:河北农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村子三二十户人家,紧靠一道山梁。村子的房屋全是用泥土和墙板、铁锤打制而成的土墙,多半屋顶是从山梁上割下的黄背草铺就的;一些殷实的庄户,用山梁根惟一的土窑烧制的青瓦盖成,远远看上去很奢侈。

村子的东头是打麦场,悠闲的山风带着阳光从山顶飘过来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正端着饭碗坐在麦秸垛旁吃早饭。

场边长着一棵古老的银杏树,高五六丈,要五六个大人才能合抱得住。树身一半空出个大洞来,村里的娃子们常常从这洞里钻来钻去捉迷藏。这时候,几乎能接着蓝天白云的树顶上,总要栖落三五只喜鹊,叽叽喳喳地助兴。

我们这些孩子对此根本没有任何兴趣,就在我们皴裂的手指弹着玻璃球的时候,一个身影身披柔软的阳光沿着那条歪歪扭扭的土路走了过来,那是当时进村的惟一道路,路边是一条小河,深冬的河水依旧清澈透明,唱着舒缓的山歌从山谷里走来。

是剃头匠赖师傅来了。

只见他黑棉裤黑棉袄,布是手工纺织而成,里面的棉花是自家地里长的,腰间系着草绳,看上去很臃肿,却让人感觉很厚重很温暖;扁担在肩上有节奏地颤动,一头是凳子、箱子、脸盆架,架子的其中一条腿比其他三条腿高出许多,也略显粗些,顶端四四方方,挂在上面的荡刀布迎风飘摇;一头是烧水洗头的炉子、劈柴。

正在吃饭、逗闹、说笑的村民看到赖师傅纷纷站起来,屁股上沾满了麦秸渣,热情地欢迎。赖师傅边笑边点头,边挥手打着招呼,踩着节拍来到他经常摆摊子的山墙头,放下挑子,手脚麻利地生火架凳,嘴里还不停吟唱着自编的戏词:先开火,再派饭,提着刀子满村转,刮了光头亮亮闪闪,走起路来心喜欢……

赖师傅刚把凳子摆放好,村里“三溜光”就一屁股坐了上去,手里还拿着吃饭的老海碗。这个三溜光姓韩,叫三娃,三十多岁,因为平时喜欢和妇女打情骂俏,村里的女人们就给他起了个外号“三溜光”。其实,三娃每次和这些女人们逗乐基本没沾什么光。

生产队长拍拍三娃的头:“赖师傅晌午就在你家吃饭吧!”“中!”三娃满口答应。

赖师傅生好火开始磨刀荡刀,刀是手工打制的,看似有些粗糙,可十分锋利。刀在荡刀布上来回飞走,走出一道黄色亮光,很是好看,然后在荡刀布上“啪啪”两下,以示刀已磨好。这一切在赖师傅手里如同游戏或者杂耍,人们看得眼花缭乱。赖师傅拿了围巾,围在三娃脖子上,端来烧好的热水,将三娃的头按在盆子里……

娴熟地把三娃剃光后,赖师傅放下剃刀,双手在三娃头上慢慢揉搓片刻,然后“啪啪”两下,“好——来!”这揉搓,这拍打是一个职业剃头匠的必修科目,因为头发刚刚剃去,发根毛孔暴露于寒气之中,经过揉搓和拍打,不会受寒着凉。

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发型很是简单,上点岁数都是光头,年青人剃分头,孩子们桃尖头,也就是在头顶留一片状如桃子的头发。女人们的头发从不让剃头匠剃,而是自己洗了以后找来女性好友修剪即可。

太阳落山时,赖师傅麻利地挑起担子离去,烧水的铁炉还没有熄灭,淡淡的蓝烟在山风里袅袅飘动。那夕阳,就这样被他挑走了。(朱文华)

来源:河北农网
责任编辑:李媛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