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县域>>

沽源:扎紧“水管子” 端稳“饭碗子”

2021-09-22 16:45:29 来源:河北农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冀农融媒体•河北农网讯 (张宝程 梁志刚)夕阳的余晖,给清凌凌的滦河水镀上一层金色。蜿蜒的水道,曲折回环,肆意铺展在葱郁的湿地间。“过去河面窄得像闪电一样,这两年地下水涨了,滦河河面宽了,转弯处都连成一片了。”站在滦河神韵湿地公园的观景台上,湿地管理区管护队长刘志哲,指着变“胖”的河道解释着。

谈话间,成群的水鸟,如一朵白云,从游客眼前倏然掠过。“在挑选环境方面,候鸟比人更聪明,它们最知道哪的生态环境好。”指着湿地旁的一片油菜花地,刘志哲说过去那里都是水浇地,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土地盐碱化严重,湿地也开始退化,加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湿地能看见几只水鸟都成了新鲜事。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以来,沽源县首次在湿地核心区建成了压采项目示范区,万亩水浇地被压采,由扶农公司统一流转,种起了耐旱的油菜花,提升了景观,涵养了水源,保护了环境,一举多得。“如今滦河神韵湿地公园有上百种水鸟,俨然成了水鸟的天堂。”刘志哲说话间,水鸟啁啾着在天空盘旋,久久不散。

坝上气候冷凉,病虫害少,适宜蔬菜种植,蔬菜产业成了沽源最主要的富民产业。然而沽源县既是京津冀重要生态功能区,有“京津水塔”之称,同时又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受水资源影响和制约尤为突出。蔬菜产业发展迅猛,造成农业用水需求大,地下水超采严重。很多当地人回忆,过去打井30米就出水,地下水下降最严重的时候,一口井打60多米都见不到湿。

一面是生态遭遇不能承受之重, 另一面却是全县蔬菜产能过剩,造成一定程度的滞销。

闪电河乡蔬菜大户夏力才,承包4000亩水浇地种蔬菜。正赶上行情不好,几乎是种什么赔什么,这4000亩地成了 “烫手的山芋”。很多菜农对2019年都记忆犹新,当年许多大白菜种植户,由于卖菜的收益远远赶不上雇人从地里收菜的成本,只能眼睁睁看着几百亩白菜烂在地里。

“大水漫灌的粗放型种植模式,让卖菜成了‘卖水’,加上蔬菜产能比市场需求能多50%,导致菜多耗水,菜贱伤农。”沽源架豆协会秘书长潘凤录说。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既是沽源的责任,也是沽源的出路。”沽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彦君说。

两年来,沽源县委、县政府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高度重视,通过关停农用井、实施水改旱,推广旱作雨养种植方式涵养地下水。分别制定了年度《沽源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旱作雨养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水改旱”年度任务目标、补贴标准、水浇地认定标准、农用井认定标准。进一步压实责任,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各乡镇长为成员的试点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指导、检查地下水压采工作。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以“水源涵养”功能定位,沽源坚持因地制宜,确定率先在“三河”流域和湿地周边的水浇地实施“退水还旱”,既能有效遏制地下水下降造成河流流量减少、湿地退化,又能减少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减轻耕地径流污染水生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引进扶农公司,延长试点经营权流转期限(到2028年底),参与防止小农户实施“退水还旱”后受利益驱动开井取水灌溉,防止反弹,确保压采成效。

这是一次思想的解放,更是一场平衡各方利益的攻坚战。

闪电河乡,是蔬菜种植的大乡,压采任务最重,乡村两级干部连续奋战50多天,加班加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召开各类专题会议18次。因压采工作任务部署已经至五月,部分菜农已经承租了土地、购买了种子和菜苗,面对这种情况,闪电河乡立足实际,乡镇干部一方面引导无劳力农户流转土地获得货币补偿,一方面发动有劳力农户到园区或周边村进行水浇地承租以及现有地块休耕轮作等途径,解决农户压采后收益问题,最大限度保障了农户的利益不受损。

2019年沽源全县完成退减水浇地50406亩,关停农灌机井1135眼,涉及11个乡镇39个行政村及两个国营牧场。2020年完成退减水浇地12241亩, 封填机井229眼, 涉及7个乡镇、15个行政村,压减地下水160万方。

在“退水还旱”的同时,沽源对拟保留的水浇地,坚持结构节水、工程节水、技术节水多管齐下。推行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改造,凡是采用畦灌、喷灌等粗放方式灌溉的水浇地一律关停,大幅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力争2022年,计划保留的34万亩水浇地实现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全覆盖,智能控制节水技术广泛应用。

如果说 “退水”需要的是一方政府的魄力和决心,那么 “还旱”则考验的本地发展的智慧和眼光。

白土窑乡四道营村,沽源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几千亩藜麦,被大自然的妙笔点染的五彩纷呈,在深秋的阳光下热烈生长。60岁的赵树森是这一片基地的 “守望者”。过去这里是一片菜地,赵树森的十亩水浇地也在其中。早些年他种莜麦,一亩地收入不到五百块,后来改种蔬菜,费工费水,收入提高了价格却不稳定。县里实施 “压采”,他的水浇地被压成了旱地,由沽源北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集体流转种上了藜麦。这样一来,赵树森得了土地流转的租金,又在北麦公司打工,专门负责藜麦基地的管护,一个月又多收入几千块。赵树森说,退水还旱后,很多村民改种莜麦为藜麦,一亩地收入是莜麦的三倍,藜麦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在加大地下水压采工作力度的同时,沽源县努力推进加快产业转型,将高耗水的蔬菜改种为旱作和低耗水的金莲花、藜麦、油菜花、向日葵、亚麻、中药材等集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于一体的农作物进一步涵养生态,并通过一系列旱作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旱作雨养后的农田亩效益是传统耕种方式的2至4倍,让农民 “减采不减收”。

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沽源在做强品质上持续发力。

依托闪电河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良好的富硒资源,去年在园区试点大棚种植有机富硒菜花50亩,通过农超对接的方式,售出高于市场3至5倍的好价格,形成了产供销完整产业链;长梁乡狐狸沟村200亩有机蔬菜大棚喜迎丰收,鲜红的西红柿,从大棚摘下就可以直接送到餐桌。种了一辈子蔬菜的狐狸沟人,不能想象这里的西红柿一斤能卖到20元。

坚持将绿色、有机、富硒认证作为推动蔬菜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沽源积极争取一批国家地理标志、生态原产地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产品,力争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高端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实现蔬菜种植高质量发展。


来源:河北农网
责任编辑:李媛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