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乡情>>

老家的旧宅子

2021-05-28 16:59:21 来源:燕赵晚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中国人是最重乡土观念的人,中华民族是最讲“根”的民族!且不说一年一度的节前返乡潮,也不说海外华人发自内心的寻根热,单说我们这些打小就生活、工作在故乡的人,隔三岔五地也想回老家看看。这些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老家不仅路好走了,村里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古老又崭新的村子里,聆听亲切的乡音,遇见熟悉的面孔,有时偶遇比自己年长的乡亲,还会叫起我小时候的绰号,并不觉得难听,也不觉得难堪,只觉得这才是一种浓浓的、知根知底的乡情。

五十二年前,在老家村子的中央,一个大水塘的北岸,在父母的操持、众亲戚的帮助下,建起了四间两柱三梁的石板、土坯、灰砖结构的新房子。从此,我们终于搬离了低矮、简陋的土坯房!

说是四间房,其实也不过五十平米。依现在的标准看,房子的用料、结构、面积、门窗的样式都不算什么,甚至还有点丑陋。可在当年,还算说得过去吧。那时,大家的经济状况都差不多,不可能盖出高大上的房子。

我不知道父母当初花了多少钱才建成了这四间房子,应当是倾其所有了吧,也许当时还要向亲戚朋友举债,也不知道两位老人为此耗费了多少心血。等自己长大后做了父亲,才逐渐知道天下做父母的都不容易,盖房子、买房子不是一件小事、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要问,为什么不全部使用砖来盖房子?这就真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味了!土坯是二舅用打坯的专用模具给一块一块打出来的,石板是爷爷在村南的石窝里用凿子、钢钎一块一块凿下来的。不用花现钱,只需要付出体力。现在观察,依然可以清晰看到,当年盖房子挂砖、垒石板用的都是石灰砂浆泥,看不到一抹水泥的影子。不是水泥不好,而是因为价格太昂贵!

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父母把这房子的房顶“砂接”(当地土语)了一次。其实就是做了一次防漏、隔热处理。用的材料是石灰、石子、砂子、煤炭燃烧后的渣子。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家的老宅子房顶一直不裂不漏。比起现在房顶的防水隔热处理,也真够厉害的了!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老百姓的智慧。 

走进老家旧宅,推开左右两扇木板门,进屋是要低头的。为了节省木料,也是为了降低成本,要尽可能地降低门框的高度。门的背面防盗机关是当年农村建房普遍采用的“插关”结构;四个阳面的窗户是当年糊窗户纸的那种方格木窗。这在当下的农村已经不多见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都在追求更好的东西,许多人家的老宅子即便现在依然有人居住,但也早已换成了明亮的铝合金玻璃门窗。而我家的老宅子依然坚挺,完好如初地保存到现在,留给年轻的一代参观、拜谒。它的历史厚重感、沧桑感,总能唤起我对往事的追忆,也能促使我去思考一些事情。 

父亲已经作古十年,在这老宅子里似乎幻觉般地还能看到他的身影。当年他与母亲为建这所宅子绝对是呕心沥血,承受着不为我知的压力,发生了不少不堪回首的故事。老宅子前池塘里的水早已干涸,面积也被挤压得很小,而老宅子依旧风貌如初地矗立在池塘的岸边。老家的老宅子不仅是家,更是根!(冯秋军)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张晓华
下一篇: 外公的船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