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乡情>>

家住淮河岸 父母曾要饭

2020-10-29 17:54:41 来源:河北农民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淮河边村庄荣家渡向南有南坝子,即淮河大堤,绵延几十公里,河水就在河床里滔滔地流过。西有西小坝子,主要是为了防止淮河上游的水像野马一样奔腾而下而修建的。东有东大坝子,是为了防止洪泽湖的水像水怪一样漫上来。四面大水一起,村民们会日夜去垒坝子、守坝子,祈祷这三道坝子巍然耸立,总之这三道坝子应该算是祖上留下的珍贵遗产了。

村民们下地干活,不叫“下地”,叫“下湖”。荣家渡村后的地,分西湖、东湖。早些年,生产队长一吹哨子,“下湖喽”,村民们立马牵牛拉犁浩浩荡荡去下湖。这里的大事向来都是由淮河说了算。这淮河几场雨一下,河道就像破漏斗,三年两头破一次,十年当中经常漏。沿河的那一溜地叫水沉地,眼看小麦都黄了,两天雨一下,小麦全沉到水底,想抢都抢不上来,但村民们还是年年种。倘若河水下得早,村民们还可以抢个早秋,种点荞麦、晚绿豆,下霜天之前抢收掉。倘若水围田地三四个月,不要说抢早秋,连冬小麦都种不了,所以这里的丰收只是偶尔的事情。

荣家渡分西村和东村,西村、东村都姓荣,中间有武姓五六家、郭姓七八家。村里的事由荣氏说了算。至于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集合、下湖、收工,得由荣氏吹哨子决定。工分怎么记、每家几垄地、芋头怎么分、玉米多少穗,这也得由荣氏吹哨子决定。但村里的大事归根结底由淮河说了算,大水过后,全村都要奔出去要饭。

这里家家垫台子。垫台子可是大工程,这一带有谚语:盖得起房子,垫不起台子。可怜这几十里地全是一马平川,不长石头,这台子从底到上也只能是土的。这土台子却有看头,台子前后都镶着河蚌壳。河蚌是淮河的特产,也是淮河的馈赠,村民们随吃随摸。村民们回到家将河蚌和螺丝在土灶铁锅里煮了,然后热腾腾地“哗啦”一下全倒进腰篮子里,河蚌全张着嘴、哈着热气了。吃完河蚌肉,就把成篮的河蚌壳成堆地倒在土台子上。台子越老,河蚌壳越厚,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台子如镶了一圈金边。

荣家渡低矮的房子就立在高高的台子上,台子下是路,也是谷、沟。这沟是人走的,是牲口走的,也是水走的。那时候家家来往频繁,晚上串门子就是夜生活。傍晚吃饭的时候,大人孩子捧着碗,从自家台子上溜下来,再爬上隔壁家的台子进入人家锅屋。并不入坐,只是端着碗靠在墙一侧,一边吸溜稀饭,一边闲聊。

村里的人家有互借东西的习惯,借抓钩刨地、借扁担挑水,外带借井绳。借毛驴推面,借牛下湖。借韭菜,今天你割我一刀韭菜,明天我再还你一刀。借面,新麦面下来了,再用碗一碗一碗地量回去。借玉米,秋后把玉米一穗一穗地数回去。家里来亲戚借碗、筷。这都不打紧,最让外人觉是稀奇的是,村民们还互借油瓶塞子,拿这塞子使劲往锅心里擦,这擦过的锅就不再涩,做死面锅贴也就不再粘锅,炒菜也算是见到油星子了。

这里的台子也有故事。城里人怕听“倒台子”,台子倒了没有靠山,很可怕。而荣家渡的一声“倒台子”,那便是骇人听闻的大事了。大水围着庄子,没有台子的人家,房子泡上十天八天,“哗”地就倒了。所以房子能不能保住,关键在于台子。大水平了台子,那些成千上万的河蚌壳子被灌了水,发出嗞嗞的声音,仿佛复活了一样。大水除了冲台子,就开始冲房子。人们赶紧卸下门板,沿着台子一一排好、放倒。夏秋的风推着波浪打在台子上,打在“门神”的脸上,尚未被撕完的大红的官袍、黑色的帽翅还能隐隐看到,或许“龙王爷”看在“门神”的面上,会手下留情吧!

那年,我家有一个亲戚,知道我家快没吃的了,就划着渔船过来,把船靠在我家台子边,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钓鱼,钓到的鱼分我家一半。我们家那年在大水里还能冒炊烟,全靠这门亲戚钓鱼给我们吃。这个故事现在听起来很浪漫,但那时人们是在生死线上挣扎,体现出来的是真情。洪水下去以后,屋子没倒的,再把门神请回去。倒掉的人家,搭个庵子先住着,能种荞麦、晚绿豆的抢着种点儿,等小麦种上了,家家户户就该关门上锁去逃荒了。

父亲记事时起,就和他的父母一起去要饭,父母挑着担子,担子里是锅碗瓢盆旧衣服。他们到泗县屏山镇去,住在一个孤老头家里。泗县产红芋,屏山镇就是红芋基地,能轻易要到芋头渣稀饭。要了一个冬天饭,离第二年麦收不远了,父亲一家三口再回家。日头还在沉睡,他们三个人收拾停当就从屏山镇向着荣家渡方向走,太阳偏西了才走到白行村。白行村里住着一个多年不见的姑奶奶,见父亲一家三口上门,立刻到锅屋里和面糊,做了两块小麦面锅贴子给父亲吃,做了两块粗面饼给大人吃。那锅贴真香,父亲八十多岁了,一生吃过很多美食,都比不过那锅贴子。这三个要饭的,在姑奶奶那里真正做了一回人、做了一回贵宾。吃完了饼,力气也有了,一家三口归心似箭,摸黑往家赶。

要饭的人逐渐回来了,村庄复活了。人们不舍昼夜地开始新生活,从几十里地外挑回黄盆、瓦罐来家卖。把河滩上的大苇编成席子挑出去卖。荣家渡那时候大小河边都长着铺天盖地的大苇,我们家的祖上是荣家渡第一个会打席子卖的人。

土台子上的村庄,有时被淮河逼得快要绝望了,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就这样世世代代地生存下来。

武稚


来源:河北农民报
责任编辑:陈小朝
下一篇: 游·庄子岭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