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乡风>>

武强​夹圹村的幸福生活

2020-08-25 14:42:15 来源:河北农民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农民报 · 河北农网讯(通讯员刘叶青、刘金英)最近,武强县税务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张春华跟我说:“哪天有空到我们扶贫的夹圹村转一转,看看现在的农村新面貌。”前两天,我去了一趟武强县街关镇夹圹村,体会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张春华说起夹圹村脱贫攻坚的基本情况如数家珍。夹圹村,现有居民179户,人口580人,原有贫困户80户。由于没有集体收入,村里的街道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腿泥,生活环境也是非常糟糕,出行很不方便。从武强县税务局扶贫工作队驻村工作以来,通过多方协调筹集资金,把村里所有的街道都铺成了水泥路,并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和村“两委”办公室,还为贫困户打造扶贫项目,如养牛、手工活加工等增加困难户的收入。村上有建档立卡户5户,因大病未脱贫的2户,通过方方面面的帮扶举措,都发生了巨变。2019年,该村已经摘掉贫困村的帽子,现在就是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引进、发展致富项目,进一步搞好街道绿植亮化以及村居环境的改善,使全村变得更美、更富,生活更有幸福感。

扶贫工作队办实事

正在我们谈话时,推门进来两位老人,手里拿着身份证:“小小儿啊,我们又来找你了,听人说养老金生存认证需要用手机办,我们都六七十岁的人了不会呀!儿女都不在身边,还得让你帮忙啊!”

扶贫队的小伙子李航今年26岁,二话不说,拿起自己的手机为两位老人进行了认证。

老人说:“我们村的人们大事小情,只要是不会办的都来找扶贫队。这几年村子的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了,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儿。”

从办公室出来,沿街行走至一个大土坑。张春华说:“以前村民们习惯把生活垃圾倒在里边,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一到夏天,腐臭难闻,苍蝇蚊虫到处乱飞,村民强烈要求村里给予解决。扶贫队驻村工作后,经过商量,买来竹竿在大坑周边围成了近两米高的围栏,村民们看到围栏就自觉的把垃圾倒进固定的垃圾箱,土坑也包给村民种上了树。既解决了垃圾乱倒,又美化了环境,还给村民带来收益,一举多得。”

排忧解难暖民心

硬化了的街道干净整洁,小巷过道也都铺上了红砖,没有了往日的尘土飞扬,没有了随处堆放的柴草。

我问道:“街面这么干净,怎样才能保持住这样的卫生呢?”张春华说:“村里在固定地点安放了垃圾箱,安排了两名贫困户当保洁员,他们随时都会清扫,既保持了村里的卫生又给他们增加了收入。”

我们边走边说来到了贫困户路五群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房子和小木门虽然非常陈旧,院子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院子打扫得很干净,一棵石榴树开满了黄色的花朵,几个小菜畦种的茄子、豆角、黄瓜也长势喜人。张春华虽然没种过地,但扶贫这几年来对于农活已经非常熟练,他顺手拿起三齿铙为老人搂起了菜畦。

张春华(左)帮贫困户路五群收拾庭院

路五群一脸笑容直个劲地夸党的政策好,扶贫队员们好:“今年我75岁,满60岁的农村老人国家每月就给养老金108元;我又是五保户,一个月补助476元。村里给安排了保洁员工作每月600元,光伏公益岗600元。扶贫队和村里临时有事也找我,这不,疫情期间为村子站岗又给我500元。扶贫队员夏天送凉席,冬天送棉被,我可是有福啊!”

“最美贫困户”这样的称呼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从路五群老人家里出来,我赶紧催促着:“你们说的最美贫困户是哪家?赶紧带我去看看,到底有多美。”

当我走进贾兰英大姐的院子,立刻就被“惊艳”到了,这是最美贫困户?分明是小花园啊!小菜畦拾掇得没有一棵杂草,花盆里也种满了辣椒、黄瓜、西红柿,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几种花儿。

打开房门,我再次惊讶了:屋里一尘不染,独立卫生间、洗澡间,卧室、客厅,组合橱柜、抽油烟机一应俱全。我有点怀疑了,这条件也是贫困户?

我试探着问贾大姐的家庭情况:“大姐,家里几口人啊?”

大姐毫不避讳:“就我自己。我没有结婚成家,一直跟82岁的老父亲住,老人上了年纪生活不能自理,常年吃药身边没人不行,我也快60的人了,身体也是老闹毛病。多亏国家政策好,村里和扶贫队也照顾我,给我把破烂的房子维修了,又把屋内装修好,还安排我做村里保洁员,一个月给我600块钱呢。想想当初扶贫队来找我给各种表格签字,我还嫌烦不给开门,一万个不情愿。现在想想,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不是党的政策和扶贫队的帮扶,我可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

张春华带扶贫队驻村工作后,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把有情况的居民户都记在了本子上,尽管有的不是贫困户,但仍然牵挂在心,会不定期进行家访。每年雨季来临之前,他都会去看一遍谁家的房屋需要维修,及时提醒或联系施工队进行维护防患于未然。

脱贫致富新希望

张春华边走边说:“还有一个大亮点呢。往前走,村边就是今年才种的金银花,马上就开花了,这可是贫困户未来的‘摇钱树’啊。”

为了让贫困户不仅能脱贫还要能致富,张春华多次与县扶贫办联系,看什么项目更适合在这村推广。经过多方考察与考证,药用金银花适合这里的土壤,一年种植多年收益,管理也不复杂。经协调,在村边给每家腾出半亩地,集中栽种集中管理,扶贫办每亩地给补贴1800块钱的秧苗,并签订回购合同,让金银花产品销路无忧。

说干就干,张春华带领队员跟贫困户一起平整土地、栽种秧苗、施肥浇水,每一个环节都干在前头。张春华几次请来农业局的技术员,给人们传授金银花成长期的管理要点,采花的最佳时期,如何晾晒风干,才能成色好卖出好价钱。

张春华指着刚刚开出的一朵小花高兴地说:“再过两年这一颗金银花会长成一大扑棱,一棵能摘五六斤鲜花,5斤鲜花出一斤干花,一斤干花市场价格100元,每棵就是100元,一百颗就是一万元,一亩地可种植450棵,可收入4万多。每个贫困户半亩金银花,每户每年可实现收入两万元左右。如果这个项目试种成功,就可以大面积推广,这可是未来的‘摇钱树’啊!”

乘势而上向未来

村里没有集体经营,也就没有经济来源,如何使村民生活的环境和基本设施得到保障,国家也提出了要求: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为此,张春华又与县扶贫办多次联系,为村子争取来了70万元的帮扶资金,并入股蒙牛奶业集团,企业每年以6%的股息给村子分红,一年就能分红42000元。有了这笔收入,村里的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得到了全村老百姓极大的拥护。

扶贫工作队会同村“两委”还运作着一个文化扶贫的新项目。夹圹村不仅毗邻老县城街关镇“千年大集”和周窝音乐小镇,而且有深厚文化底蕴:该村元代出了左榜状元牛继志,清代出了名声远播的“王八吾”(即“怪才王少怀”)。他们按照古为今用和留住乡愁的原则,翻新王少怀故居,挖掘王少怀故事,收集王少怀用过的物品……努力打造一个村级旅游观光新景点。

来源:河北农民报
责任编辑:韩双志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