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 要闻| 民生| 乡村振兴| 科技| 学院| 体系| 视频•直播| 深度| 县域| 乡风| 说法| 健康| 文旅| 生活| 供求| 电子报
河北农网>>文旅>>

后疫情时代,“文物上云”如何续写精彩?

2020-06-29 11:02:5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壁画数字化工程,让毗卢寺的壁画得以全堂展示,并配以虚拟导览、二维码等多媒体手段对壁画内容、制作工艺、构图特点等进行深度解读。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摄

疫情至今,“云展览”“云直播”“云逛馆”“云讲座”等异彩纷呈,在特殊时期安全迅捷地填补和满足人们巨大的文化需求,这些正是源自持续推进的文物资源上云探索。河北是文物资源大省,在持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今天,在文化产业抢抓新基建机遇过程中,如何打破瓶颈进一步推动“文物上云”?

5月18日,河北博物院进行“揭秘古中山国:唤醒沉睡的神秘古国”线上直播。 河北博物院供图

推动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

“VR故宫”“云游敦煌”“云游苏博”……疫情以来,海量文博资源向云端汇聚,包括我省在内的许多文博单位纷纷解锁“云”技能,更与快手、新浪、腾讯等商业平台合作,以更灵活新颖的方式推动文物资源传播。

“这得益于展陈观念的提升,更深层次而言,是基于整个文物资源上云的战略布局,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显著利好。”端午节期间,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谈到线上文博创新时坦言,“文物上云”,不单是展览、展示层面,更深远意义在于围绕文物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和决策等更为基础和深厚的领域。

“文物上云”堪称“打地基”。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文物资源信息数据化,即对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采集数据;文物管理信息数据化,指将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展示等动态信息数据化;“人”与“物”相关联数据信息化,主要指受众学习、参观、浏览等数据,以及对文物所蕴含历史、艺术、人文等信息的提取;智慧监管基础数据信息化,主要指监管数据收集、整理、提取和分析能力。

这是系统而长期的浩瀚工程。近年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许多统领性、指导性意见,大力部署推动。无疑,进一步推进文物资源“上云”,是当下做好文物工作的必然之选。

“近年来,全省积极响应国家部署,积极推动‘文物上云’。”张立方表示,为了切实把河北文物保护好、传承好、管理好、利用好,全省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主要抓手,大力推动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文物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

打通文物数据利用“最后一公里”

“云展览”“云直播”……现代云技术的快速普及渗透,使得文物资源数据、管理和服务实现了由本地迁移到云端,通过“上云”打通文物数据利用“最后一公里”已成为必然。蔚为大观的线上展览,其实可归入“文物传播云展示”。

“云展示的精彩,展现了文物数据的活力。”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李宝才说,我省数年前就启动博物馆数字平台建设,还联合省内院校共同开展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标准编制工作。疫情期间,专门开辟新渠道,把全省文博资源汇总对接、整体推广。2月26日“河北数博”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以来,我省各地博物馆网络浏览量激增,“云课堂”“云培训”如火如荼,“河北文博网络学堂”反响强烈。

然而,“文物上云”的浩瀚体量及其紧迫性,却鲜为人知。

“斑驳、脱落、发霉、空鼓……‘保命’成了当务之急。”毗卢寺博物院院长郑建飞说,数年前毗卢寺启动壁画抢救性保护工作时,首选方案就是数字化。最终,专门请来国内最权威的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利用数字技术留下1∶1全景图像资料。而在不可移动文物的上云中,“云采集”可谓与时间赛跑,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堪称“续命”。

相对于“云采集”,“云监管”更是任重而道远。我省不可移动文物很多分布在偏远山区,保护、管理和监管极为困难。“防火防盗防破坏形势依然严峻,普遍存在管理机构、人员、能力等与文物安全任务不匹配不适应等矛盾。”省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刘忠伟说,在文物单位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公众参与监督,以及长城和大运河等线性世界文化遗产科技监测等领域,都迫切需要全面强化科技支撑,探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云监管”体系。

让数据在整合中凸显社会价值

“视觉时代,彰显文物价值不应以弱化内容为代价。目前,展示渠道虽多,但云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等还需深挖。”刘忠伟认为,认知不够、研究储备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等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冰冷数据在整合中唯有凸显社会价值,才能拥有温度。

因缺乏统一标准,一些基层文保单位在“上云”建设中前瞻性不够,数据不规范,不便于对接。同时,硬件建设依然薄弱,受网络带宽和传输速度限制,一些在线直播或VR、AR流畅度和体验感还比较差。

智慧平安工程、数据信息管理体系、数字文博建设……为了打破瓶颈,我省文物领域持续努力,不断通过资源共享扩大技术合作。去年7月,省文物局与河北广电网络集团签署“互联网+文物”合作协议,借助“大、智、移、云”等科技手段,持续提升文保技术和科学决策能力,推进文物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动态警示系统建设。

“5G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文物工作亟需建立起信息技术的全新格局。”张立方说,随着国家新基建的逐步推进和时代需求的不断提升,文物资源数据量正呈指数级迅猛增长,对数据存储、梳理、分类、传播、安全等提出新的要求。今后,我省将继续积极推进“文物上云”建设,推进文物保护体系现代化,发挥文物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韩双志

相关新闻

三农要闻

燕赵农村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民生热线 0311-67563577|  网站办公 0311-67562548

广告合作 0311-67563195|  订报垂询 0311-67562175

投稿邮箱:hbnw2020@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东路86号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法律顾问:河北冀督律师事务所 臧济华

冀ICP备09047539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Copyright 2015-2020 jn.heb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北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经营性备案信息 网络文化经营单位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新闻记者证管核系统

立即打开
河北农民报官方公众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官方公众号 天下农资官方公众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头条号 河北农民报官方抖音号